你不了解的印尼文化:印尼国家传统乐器居然是这样的!
印尼的民族乐器非常多,多以打击乐器为主,常见的有铜锣、铁木琴、鼓及一些管弦乐器。通常一个乐团里面会有20多种乐器,印尼传统乐器分为打击乐器、弹拨乐器,弦乐器和吹乐器四大类。
今天的民俗趣闻,老师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印尼的传统乐器都长什么样子,它们又是如何演奏的呢?由于弹拨乐器(比如古筝)是很常见的,老师就不一一介绍了,只科普一些稀奇的乐器。
Karinding
Karinding是印尼西爪哇的传统乐器。通常由棕榈中脉或者竹子制成。从前的印尼人用它来驱赶害虫,Karinding发出来的声音是可以用来祛除害虫的。
演奏时用食指在一边拍打,不需要呼气,只需要做不同形状的空的口型,利用共振和舌头就能才产生各种旋律、节奏和低音。老师只能说:普通人很难掌握!
Angklung
昂格隆
昂格隆,印尼语叫Angklung,是印尼悠久的古老乐器。它是一种竹筒乐器,深受印尼人的喜爱。它被印尼人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,更是爪哇人的文化符号,是印尼国家民族乐器的代表。
昂格隆主体用5根细竹棍作支撑,当中悬两节竹筒,竹筒上部被削成槽状,底端分别嵌入另一根较粗竹管的切槽。演奏时只需轻轻摇动,两只竹筒撞击后发出清脆悦耳的颤音。每个昂格隆代表一个音高,其高、中、低音取决于竹筒的长短、厚薄和竹子的老嫩。
昂格隆是爪哇乐师到海外演出必奏乐器之一。昂格隆演奏汇聚着团队精神,就像大合唱一样,不是“单人秀”,而要突出和谐美,每人都是一个重要的“音符”。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适合演奏昂格隆,因为它有个特点,会根据气候的不同音色发生改变。比如气候干燥一点,昂格隆会哑巴失声,气候太湿的话,声音又会变得很尖。
昂格隆看似简单,制作过程却十分繁复。要挑选上乘的竹子,竹龄在4至6年,选材要在旱季,还要看时辰,每天早晨9时到下午3时为宜。竹子选好后,将根部以上约两三个巴掌的部分砍掉,然后储藏一个星期,使其风干,再将竹子砍成所需要的形状,埋在泥土里存放一年左右,以防白蚁。如今即使有了先进的防蛀方法,做好一套昂格隆也需费时半年左右。
Gamelan乐器组合
(组合中常见乐器介绍)
- Gender
Gender是黄铜制作的打击乐器。7个黄铜片用两根绳子串起来、横挂,与木板里的竹片产生和音,演奏的时候使用一个包了布的木头去敲击黄铜片。
- Gambang
Gambang和Gender很像,也属于打击乐器。但是Gambang是由18个木头片组成的,类似于钢琴。演奏时是用两只手拿两个包了布的木头敲击。
- Kendhang
Kendhang是一种鼓,在Gamelan乐器组合中分两种。鼓是用菠萝蜜树、椰子树、牛皮或羊皮。
- Suling
Suling是竹子制作的笛子,属于吹奏乐器。
- Gong
Gong是Gamelan乐器组合中最大的乐器,也是由黄铜制造的。Gongseng在演奏时通常作为结束尾音,因为用包着布的木头敲击出的声音是重低音。
传统乐器是一个民族具有的独特性、历史性和传统的民族象征,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娱乐方式。印尼传统乐器通常在传统仪式、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中使用。
在参加大型活动时,你可以认真听一下印尼传统乐器发出的声音,闭上眼睛,就像回到了千年前。